智能服務
Intelligent Service
×
請點擊或掃描 QR Code
Scan or click the QR Code

驚嘆樂舞

演出程序與演出團隊

  • 序曲 - kuba (鄒族達邦社) 灣聲樂團
  • 足跡 · 傳歌 山美之聲
  • 山美部落歌舞傳習團隊由老中青幼攜手共組,以歌聲學習母語,透過歌謠承載鄒族文化。我們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讓部落的孩子們從歌聲中感受傳統的脈動,保存珍貴的鄒族歌謠,讓語言文化得以世代延續。
    「不忘初衷」是所有致力於文化傳承者的信念,而傳唱最動人心魄的鄒族古謠,則是我們對部落的承諾。從莊重的祭儀歌謠到悠揚的創作歌謠,山美之聲的每一步足跡,都承載著鄒族文化的深情厚意,願這份文化瑰寶能夠世代流傳。

  • pawkuz Sinapayan 樂舞傳習團隊
  • pawkuz 婚聘是台東縣金峰鄉正興村貴族家族女子出嫁時重要的儀式。由於身分的特殊,除了所有程序不能簡化或省略,男方準備的聘禮更是必須遵循禮數。pawkuz 儀式便是在迎娶時,男方護送聘禮至女方家,經過點數無誤後才可以進行婚禮。
    故事中的嬰孩的臍帶脫落後,由耆老詔告 masan cawcaw 成為人。在家人悉心照顧下嬰孩漸漸 ma’acuvun 蛻變成青少女,和其他女孩一起遊戲、一起學習女紅;同齡男子則在青年會所學習狩獵、部落守護工作等技能。女孩出嫁當日,青年男女在庭院圍成圈,以歌聲迎接送聘隊伍,pawkuz 儀式結束後,耆老高舉致贈新娘的陶珠項鍊,召喚各地方祖靈一起慶賀,全村隨之圍成圈共舞,女子在眾人祝福中完成終生大事。

  • 牽源 · mikiting to liteng 都歷部落傳統歌謠傳唱隊
  • Mato taperik ko radiw no ‘amis,mafana misatafalicay parasang tamdaw.
    阿美族的歌聲似海浪,會搖啊搖~飄啊飄~使人陶醉。
    Matiya o tokos no lotok ko radiw no ‘amis soni macokacok soni malikron ko patorasan
    阿美族的歌像山巔一樣,一回上坡一回下坡,吟詠不盡。
    都歷部落是百年以上的老部落。面迎浩瀚太平洋,背向雄偉壯麗的海岸山脈。是人文生態豐富景緻優美的好所在,早期的農牧生活譜出了美麗的音樂故事,成為口耳相傳代代相承的部落歷史。傳統的生活無歌不樂,一切皆以樂舞為中心,與大地為伍,共存同樂。

-中場-










  • 文樂勇士舞組曲(排灣族) 灣聲樂團
  • senasenai 迴響蝴蝶谷 彩虹古謠 & 文樂青年 & 婦女會
  • 「文樂蝴蝶谷」美麗原始且蝶類生態豐富得名。從「文樂蝴蝶谷」入口沿刀尖尾溪溯溪而上,「尖刀尾溪瀑布」是位於屏東來義尖刀尾溪上游的秘境,就像一座天然游泳池,也是文樂部落族人玩水嬉戲的景點。
    微風拂過,水面泛起微波,宛如家鄉熟悉的景象和聲音。河畔的鳥鳴、遠處芒果田的氣息、甚至是那一抹夕陽下的金色光影,都讓我們不禁想起故鄉的每一個角落。曾經熟悉的古調、家鄉的族語,還有族人在部落穿梭的身影,都在心底漸漸凝聚,化作一股強烈的情感。這片河谷已經是我們心中的橋樑,即便時至今日、身在異地,它依然將我們與家鄉的記憶緊緊相連。

  • rqeda 聚(三石而立) 賽德克族青年會
  • 火,承載著我們祖先的智慧與生活方式,三石灶更是部落文化的核心。
    三石灶,才有火—以三塊石頭支撐火焰,象徵穩固的根基,也代表團結與合作。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生活智慧,更是文化傳承的起點。
    有火,才有家—火光驅散黑暗、溫暖家人,也熬煮著世代相傳的食物與故事。有了火,家才有溫度,才有延續的可能。
    有家,才有部落—家戶相連、形成部落,族人共享資源、互助合作,累積出我們的歷史與文化。
    有部落,才有我們—身為賽德克青年,我們承襲著這份精神,延續祖先的智慧與傳統,讓文化的火焰不熄,照亮未來的道路。
    三石灶不僅是一個烹煮食物的器具,更是一種精神象徵。我們賽德克青年會,如同三石竈上的火焰,承載著傳承的使命,在文化的沃土上延續光與熱。

  • mukasaya ta 卡大地布 lralrak 樂舞團
  • mukasaya 為卑南族語「一起」,ta 為「我們」之意。「我們一起…」是卑南族很重要的生活哲理。孩子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玩樂;男子從小接受會所教育,擔負保護部落之責任;女子加入換工團,在部落內不同的家戶之間互助往來。族人間關係緊密,彼此明顯地互賴互榮,不論在日常生活或儀式中,處處可看出族人間不分彼此的一體感。

  • 謝幕 - pinusingsingan 凱旋歌(卑南族) 全體
  • pinusingsingan 是卡大地布傳統圍舞的最後一首舞曲,隨著歌謠漸漸加快,舞步也愈發急 速誇張,使歡樂氣氛高漲。「 2025 驚嘆樂舞」持續在高雄衛武營歌劇院辦理,可以順利平安圓滿的舉行,需要感謝的人非常多,因此在謝幕時以 pinusingsingan 作為謝幕曲,所有演出人員以感恩與歡欣共榮的心歡欣唱跳。以最真誠的歌舞結束整個演出,一則在謝幕時全體牽手共榮,二則一起祈祝「 2026 驚嘆樂舞」也可以順利辦理,且驚嘆號的其他團隊可以接力演出。所有族人在演出完皆平安回到部落,且驚嘆樂舞可以持續精彩永續經營,意義格外深遠。

驚嘆樂舞

關於2025驚嘆樂舞

為了促進傳習團隊積極地展開傳習計畫,2005年起辦理成果展演「驚嘆樂舞」,2010年起以劇場形式設計,激勵團隊挑戰專業的大型舞臺。經過二十年的鍛鍊,「驚嘆樂舞」的成果展演,不僅成為「驚嘆號」的核心計畫,純粹經典獨特的演出影音實錄、照片、相關資料,也成為臺灣原住民傳統文化藝術數位典藏之最重要的內容。2025年,邁入第二十一年,演出場次累計達30場以上。2025年「驚嘆號」所支持之樂舞團隊,達三十四隊...

為了促進傳習團隊積極地展開傳習計畫,2005年起辦理成果展演「驚嘆樂舞」,2010年起以劇場形式設計,激勵團隊挑戰專業的大型舞臺。經過二十年的鍛鍊,「驚嘆樂舞」的成果展演,不僅成為「驚嘆號」的核心計畫,純粹經典獨特的演出影音實錄、照片、相關...

為了促進傳習團隊積極地展開傳習計畫,2005年起辦理成果展演「驚嘆樂舞」,2010年起以劇場形式設計,激勵團隊挑戰專業的...

Read More

驚嘆樂舞

群策群力

指導單位:教育部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主要贊助:財團法人台北市盛垚社會慈善公益基金會 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補助單位:文化部贊助單位: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Taipei Branch & BNP Paribas Foundation’s Dream Up Program)瑞室 RAISER TRAPEZOID光泉關懷慈善基金會銳視光電(股)公司郭美琴 洪 蘭 辛智...

 

 

Read More

驚嘆樂舞

製作團隊

製作單位|財團法人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 藝術顧問|莊國鑫 藝術總監|朱仁義 范文凱 音樂總監|李哲藝 指  揮|曾維庸 編  曲|王敏玲  蘇鈺淇 樂  團|灣聲樂團 燈光設計|宋永鴻 舞臺監督|方淥芸 舞臺技術指導|林坤賢 音響設計與混音工程|唐宋音響 錄影直播工程|亞格影音 燈光工程|聚光工作坊 影像設計|當若科技藝術 攝  影|韓聖芝 李健維 排練指導|余麗娟 藍石化 溫麗珍 方敏全 莊孝美...

本場演出人數超過326人。製作團隊則含括數十位熟稔原住民表演藝術的師資群,和專精於劇場演出、編創、排練、燈光設計、音響技術、編曲、影像設計等頂尖專業人士參與製作。...

本場演出人數超過326人。製作團隊則含括數十位熟稔原住民表演藝術的師資群,和專精於劇場演出、編創、排練、燈光設計、音響技...

Read More

驚嘆樂舞

歷年演出

2024驚嘆樂舞相簿影音節目單2023驚嘆樂舞相簿影音節目單2022驚嘆樂舞相簿影音節目單2021驚嘆樂舞相簿影音節目單2020驚嘆樂舞相簿影音節目單2019驚嘆樂舞相簿影音節目單2018驚嘆樂舞相簿影音節目單2017驚嘆樂舞相簿影音節目單2016驚嘆樂舞相簿影音節目單2015驚嘆樂舞相簿影音2014驚嘆樂舞相簿影音2013驚嘆樂舞相簿影音2012驚嘆樂舞相簿影音2011驚嘆樂舞相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