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來日終得清如許,待有源頭活水來

撰文/葉文欽

「2050 年淨零排放」已經是全世界多數先進國家共同承諾的目標,包括歐盟、美國、 英國、日韓在內,台灣也在 2022 年時就公布了《2050 淨零排放路徑圖》,宣示台灣的淨零承諾。然而不可諱言的是,許多人會認為這些議題只不過是遙遠的空話,並不願意做出改變與付出,因此,改變觀念、向下紮根或許是淨零排放最重要也最急切的任務之一,就如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在 2020 年時所言,為了應對氣候變遷危機,全球需要在未來三十年內達到碳中和目標,而教育是推動這一變革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年輕一代,需要通過教育和知識來領導這一轉型,甚至由他們來帶起風潮。



觀念紮根並不只是國家的任務,企業也可以擔負自己的使命。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自 2006 年起持續針對大學青年以競賽形式辦理「科技創意競賽」,2008 年起更改 以「Green Tech」為主題,鼓勵國內大學及技職師生節能減碳的科研風氣,並於 2010 年起增設「國際賽」,邀請國際頂尖大學師生組隊參賽。各校於校內先進行選拔,並向主辦單位提供完整資料報名後,再派隊親赴台灣參賽。國內外學者專家齊聚台灣進行審核與評分,為台灣建立了科技與學術的校際乃至於國際的交流平台,這個以環境永續與科技人才培育為目的且行之有年的競賽,不僅累積了競賽的能量,且在全球「2050 年淨零排放」之承諾當口,與國立臺灣大學攜手順勢的肩負起「淨零排放科技人才培育」的任務,積極透過競賽與交流促進學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奠定觀念基礎,為台灣以及地球的未來開啟永續之路。


規模與盛況空前的淨零科技賽事


相較於往年,「2024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Taiwan」的賽事規模可謂空前盛大,整體分為兩類組別,一個是台灣各大專院校學生參加的「主競賽」;另一個則是世界各國一起競爭的「國際賽」,各有 20 個團隊進入決賽。今年報名的國際賽團隊達 99 隊、主競賽更是多達 141 隊,總計有來自 13 個國家共 240 件作品參與,所有師生人數多達 998 人,不論就人數或作品數量來說,都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淨零排放科技賽事。正因如此,最後兩類獲選的 40 個進入決賽的團隊,都堪稱是「入圍即肯定」的傑出隊伍。

決賽於 8 月 21 日當天假臺大體育館舉行,有來自美國、丹麥、印度、印尼、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多國師生組隊參加,還邀請到相當具有國際代表性的大學組織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 具名協辦,國際影響力不容小覷。評審團由臺大陳文章校長出任總召集人,國際賽召集人為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蘇芳慶,主競賽召集人則由陽明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終身講座教授林一平擔任,共計 15 位評審委員,匯聚了台灣一流的科技專家。

在賽制方面,由於參賽組別眾多,因此分成 4 梯次進行簡報與問答。國際賽每梯次分成兩階段進行,每組依序上台先進行 6 分鐘的簡報,待該梯次組別簡報完畢後返回各自的作品展區,評審委員們再依序前往各組,以 6 分鐘的時間觀看現場展示並進行問答,所有環節皆以英文進行。在會場另一端的主競賽場地這邊,評審委員們則是直接依次前往各組作品展區,各組先進行 8 分鐘的簡報與實作示範,然後由評審進行 5 分鐘的問答。所有環節完成後,大會再統計每一位評審對每一組的評分,國際賽和主競賽分別選出前七名頒獎,冠軍均頒發 100 萬台幣的高額獎金,亞軍為 60 萬、季軍 40 萬,總獎項金額為 650 萬。如此盛大的賽事與高額的獎金,並非只有東元一家企業之功,還有富邦金控、勇源教育基金會、台灣中油、臺灣大學等多方共同支持,終而讓這個淨零排放的國際科技盛會實現。


高規格要求下的高超表現


從賽制來看,除了參賽作品本身的優劣之外,簡報也是成敗的關鍵之一,因此從決賽當天一早,就可以看到各組的人馬紛紛在展區排練。事實上,要在短短的幾分鐘裡頭把作品的理念、方法、創新、突破都說清楚,而且還要有條不紊,甚至幽默風趣,絕對非常考驗簡報者的表達功力,而優勝的組別們也都是千錘百煉下的佼佼者。拿下國際組冠軍的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團隊由隊長 Bryan Gutierrez 掛帥上陣,他良好的口條與清晰的思路獲得了評審們的一致好評,指導教授賴日生表示, Gutierrez 在美國時就已經進行過無數場的「口試」,每次簡報後都會由不同的人提問,甚至有不相關的外行人也參與其中,務求讓他的表達能簡明扼要、一聽就懂, 因此才能在短短的時間裡把複雜的轉換器機制說清楚。

無獨有偶,主競賽這邊的冠軍隊伍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也是由隊長羅韶奇負責說明作品,而他也在無數次的練習中學會了怎麼樣用簡單的方式來釐清複雜的科技概念。「雖然這次的作品是我長年以來的研究方向,原本已經進行過數不清的討論,但是為了在時間內做好簡報,我們還是花了很多功夫,大到如何簡明扼要地介紹何謂稀土,小至如何把製程的創新性展現出來,都是不斷修改與排練的成果。」羅韶奇表示,「感謝有這次高規格的競賽,讓我和整個團隊有機會可以更進一步提昇自己,在解決難題中得到歷練。」

說到高規格賽事,這次從報名到決賽各組都可以說是卯足了勁。「這次比賽的報名門檻很高,」羅韶奇說,「我們團隊之前也曾參加過類似比賽,還獲得第二名的佳績,但是為了參加這次淨零排放的國際競賽,必須從製作完整簡報與資料開始進行,這並不是那種亂槍打鳥就可以隨便報名的賽事。」國際賽冠軍這邊則更是費盡了功夫,除了花大量時間在改良 PCB 電路板的尺寸和功效,讓它在不過熱的情況下發揮最大效能,而為了讓評審們看到實際成效,團隊們特別遠從美國把整套裝備帶到比賽現場,讓所有人都能看到他們在硬體設計、軟體演算法開發、製造和故障排除方面的出色表現,而非僅僅只是看到遠端的畫面或模擬數據,足見團隊對自己的信心與對比賽的重視。就連召集人之一的林一平也表示:「今年的參賽隊伍水準真的很高,不是只有空談想法而已,有許多成果已經很接近業界的實際需求了,是有希望真正幫助淨零排放的新技術!」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也許有人還是會懷疑,這些畢竟都還只是學生們的「習作」,真有必要搞得這麼盛大與慎重嗎?答案是有的。對這些學生而言,這次的發想與實作中為的不只是當下,而是培養相關經驗與意識,未來持續走上這條道路,甚至能把原本的窄路拓寬成大道。「我就是想要透過這次的比賽告訴學弟妹們,唸我們這個學科的不是只能去做半導體,淨零科技也有很好的前景!」目前就讀於清大博士班四年級的羅韶奇,早從 2019 年唸碩士時就已經打定主意想走這一條路,剛好碰到有相同志向的賴志煌教授願意指導,加上博士後研究員鄭梓民傳承經驗,雖然三人的研究內容各不相同,但是當羅韶奇看中包括稀土材料在內,各種資源循環與低碳材料的前景,認為研發回收純化技術對台灣的環保減碳、經濟發展甚至地緣政治都有幫助,志同道合的師長們幾年來便一直幫助他研究這一課題,終而在這次的大賽上開花結果,讓團隊走上了冠軍的領獎舞台。

這樣的比賽並不只是對於自身實力的證明與考驗,它也提供了學生們切磋琢磨的機會。「我對比賽裡所看到的跨學科整合程度感到相當驚訝。」Gutierrez 表示,他原本以為參賽的大多會是電機工程領域的團隊,沒想到卻看到了材料工程、機械工程、農業和生物學等領域的團隊提出改善環境影響的解決方案,「這讓我意識到,淨零排放原本就是須要從多個領域共同應對的事。」Gutierrez 還善意地提供了自己的意見,認為未來甚至可以取消主競賽和國際賽的分組,而改用學科分類,相信這可以幫助吸引更多國際團隊參加,而他也有信心這個賽事在未來幾年會繼續成長,並吸引更多的人士踴躍報名。


正如兩位不同國家的學子所言,「Net Zero Tech」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提供了他們一次挑戰自我、表達理念、觀摩他人的機會,舉辦這樣的賽事,目的不只是為了尋求立即的解方,更是為了累積與沉澱,讓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士了解到,淨零排放的使命,遠非一時一地一國之事而已。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2024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活動剪影

Read More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決賽結果公告

2024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Taiwan的總決賽得獎名單出爐!來自世界各地的淨零菁英展現了卓越的創意和技術實力,精彩的技術,為地球提出零碳解方,也為地球永續帶來無限的希望!​再次恭喜所有得獎團隊!...

2024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Taiwan的總決賽得獎名單出爐!

2024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Taiwan的總決賽得獎名單出爐!...

Read More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緣起目的

以競賽培育淨零人才 促進臺灣2050排放淨零截至目前,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宣布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氣候承諾目標,臺灣也已於2022年3月發布的《2050淨零排放五大路徑(建築、運輸、工業、電力及負碳技術)》、四大轉型策略(能源、產業、生活及社會)及兩大基礎(科技研發、氣候法制)的架構下,共提出12項關鍵戰略。其中包含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

截至目前,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宣布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氣候承諾目標,臺灣也已於2022年3月發布的《2050淨零排放五大路徑(建築、運輸、工業、電力及負碳技術)》、四大轉型策略(能源、產業、生活及社會)及兩大基礎(科技研發、氣候法...

截至目前,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宣布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氣候承諾目標,臺灣也已於2022年3月發布的《2050淨...

Read More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競賽辦法與報名

競賽主題Net Zero Tech 技術領域包括(一) 再生能源 (風電、光電、海洋能、地熱、氫能、前瞻能源…) (二) 前瞻儲能系統、高效率低耗能、低碳排放(三) 負碳、碳捕捉、封存及再利用技術(四) 電動車、節能馬達、綠能運輸(五) 廢棄物處理與淨化技術、資源循環零廢棄、綠能建築(六) 節能技術(生產、製造、住商、綠能建築設計、生活….)競賽類別與參加對象(一) 主競賽:臺灣各大專院校學生(含...

競賽主題 Net Zero Tech,技術領域包括再生能源 (風電、光電、海洋能、地熱、氫能、前瞻能源…);前瞻儲能系統、高效率低耗能、低碳排放;負碳、碳捕捉、封存及再利用技術;電動車、節能馬達、綠能運輸;廢棄物處理與淨化技術、資源循環零廢...

競賽主題 Net Zero Tech,技術領域包括再生能源 (風電、光電、海洋能、地熱、氫能、前瞻能源…);前瞻儲能系統...

Read More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評審辦法

(一) 評審委員會總召集人–陳文章校長 (國立臺灣大學)主競賽評委–邀請國內學者、專家組成。國際賽評委–邀請玉山學者、專家組成。(二) 評審標準1. 解決問題與技術價值 40%2. 創意 25% 3. 技術內涵與可行性 25%4. 作品完整度 10%(三) 評審委員應遵守利益迴避原則。(四) 初審:以線上書面審查方式進行。(五) 複審:複審以實體會議交叉審查方式進行,主競賽與國際賽在複審作業中分別...

評審委員會總召集人–陳文章校長 (國立臺灣大學)。主競賽評委–邀請國內學者、專家組成。國際賽評委–邀請玉山學者、專家組成。...

評審委員會總召集人–陳文章校長 (國立臺灣大學)。主競賽評委–邀請國內學者、專家組成。國際賽評委–邀請玉山學者、專家組成...

Read More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決賽辦法

決賽辦法時 間2024 年 8 月 21 日(三)09:00-17:00地 點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 台北市大安區辛亥路二段 29 號報到作業時 間:上午 07:30-8:30作業事項:1. 身份驗證2. 簡報檔案更新 (08:50 前完成)3. 資料袋領取:參賽證、決賽手冊簡報與實作辦法(一) 國際賽每隊 12 分鐘(簡報 6 分鐘+實作問答 6 分鐘)1. 簡報以 4-6 個團隊為 1 個階段...

時 間:2024 年 8 月 21 日(三)09:00-17:00;地 點: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競賽以「簡報與實作」方式進行,根據解決問題與技術價值 40%、創意 25%、技術內涵與可行性 25%、作品完整度 10% 為原則進行評審作業...

時 間:2024 年 8 月 21 日(三)09:00-17:00;地 點: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競賽以「簡報與實作」...

Read More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入圍名單

國際賽:已於2024年7月10日20:00公告,恭喜入圍團隊。主競賽:已於2024年7月26日17:30公告,恭喜入圍團隊。

國際賽:已於2024年7月10日20:00公告。主競賽:已於2024年7月26日17:30公告。

國際賽:已於2024年7月10日20:00公告。主競賽:已於2024年7月26日17:30公告。...

Read More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團隊專區

決賽相關資料下載1. 決賽作品介紹2. 決賽手冊主競賽附件下載01-1.聲明書.word02-1.電力及設備需求表.excel03-1.海報圖檔模板.ai03-2.海報圖檔模板.PDF03-3.海報圖檔模板.JPG04-1.作品介紹格式.word作品介紹與影片規格1. 影片長度:5 分鐘以內2. 繳交期限:2024 年 8 月 11 日3. 影片檔案規格:MPEG-44. 請上傳至Google雲端...

入圍團隊須知與相關資料下載。

入圍團隊須知與相關資料下載。

Read More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

歷屆資料

2024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TAIWAN 籌備中2023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TAIWAN競賽結果活動實錄2022 因全球新冠疫情停辦2021 因全球新冠疫情停辦2020 因全球新冠疫情停辦2019 東元Green Tech科技創意競賽2018 東元Green Tech科技創意競賽2017 東元Green Tech科技創意競賽2016 東元Green Tech科技創意競賽2015 東元Gr...

歷屆競賽資料。

歷屆競賽資料。

Read More